康復科

康復科簡介
康復醫學作為現代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,是促進病傷殘者康復的醫學科,主要研究病傷殘有關功能障礙的預防、評定和處理(治療、訓練)等問題。
我院康復科成立于2012年,在院領導的支持下,從單一化到多元化,從概念化到系統專業化,經過13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,目前已擁有占地面積500㎡的康復治療區,包括運動治療區,作業治療區,物理因子理療區。住院病床20張,醫護人員20人,其中副主任醫師1名,主治醫師3名,康復治療師8名,主管護師1名,護師4名,護士3名。
科室配有先進的康復理療設備:神經康復功能評定系統、認知障礙訓練系統、吞咽功能評估軟件、平衡功能檢測系統、低頻治療儀、中頻治療儀、短波治療儀、痙攣機治療儀、微波治療儀、吞咽神經肌肉刺激儀、經顱磁刺激儀、蠟療、熏蒸治療機、電動起立床、四肢聯動訓練器等。開展以現代康復與傳統中醫康復相結合的特色治療項目:作業治療、運動療法、關節松動訓練、吞咽功能障礙訓練、推拿治療、針灸治療、拔罐等。擅長腦卒中后偏癱、失語、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,骨折、人工關節置換、手外傷術后功能訓練,頸椎病、腰間盤突出癥、肩周炎的綜合治療。

名老中醫
吳克賢老中醫是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,我院的中醫內科專家,同時也是我縣知名的老中醫。
吳老善于熄風化痰,化瘀滌痰,活血通絡等法治療中風病,其經驗體會總結如下:
吳老通過長期臨床實踐認為中風病具有起病急,易致殘,易致死,易復發的特點,并且在發生發展過程中,實質上是瘀血這一主要矛盾,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,無論是肥胖、高血壓、腦血管痙攣、腦梗塞、腦血栓形成,還是腦出血,其病理改變都符合中醫瘀血的范疇,他總結了中風病的發生發展規律,將其概括為三期四證:三期為:急性發作期、恢復期和后遺癥期;四癥為:肝陽上亢證、痰熱腑實證、氣虛血瘀證、陰虛風動證。它們又表現于三大期內,但后遺證期治療收益甚微。
學科帶頭人
田中秋,義縣中醫院院長、康復科主任,副主任醫師,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,本科學歷,中醫學、中藥學雙學士學位。
2014年度敬業奉獻“錦州好人”,2015年度錦州市好醫生,2016年度錦州十佳中醫醫生,2020年度義縣優秀科技工作者,2021年度義縣優秀共產黨員。
首批全國中醫臨床特色技術傳承骨干人才(岐黃工程),師從龍砂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,澄江流派代表性傳承人張建斌教授,彭氏眼針流派代表性傳承人王鵬琴教授。師從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。
現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膏方專業委員會常委,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腦病學分會委員,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老年病分會理事,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筋骨養護分會理事,中國針灸學會會員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膏方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脾胃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中醫重癥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中醫經典與臨床專業委員會委員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,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,遼寧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,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,遼寧省養生康復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,錦州市中醫藥學會常委,錦州市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常委,錦州市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委員。
在本地區率先運用五運六氣理論指導經方應用,開展龍砂六氣開闔針法,率先開展龍砂奉生膏方的應用,開創本地區首家膏方門診。在臨床中擅長內外并舉,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。在本地區率先開展“伏九貼敷防治哮喘病療法”和“春秋分風濕免疫貼敷療法”。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四篇(第一作者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