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養生指南送到,助你度過“多事之秋”
發布時間:
2025-01-09 10:00
來源:
秋分至,晝夜均,古籍《春秋繁露》中說:“秋分之時,陰陽相半,晝夜均平,寒暑和諧共生。”此刻,天地間陽氣悄然隱退,陰寒漸生,涼風輕撫,帶來一絲絲干燥與靜謐。若不悉心照料,風寒便易趁虛而入,舊疾亦伺機復發,故言“多事之秋”。那么,該如何平安度過這“多事之秋”呢?
起居養生:適當添衣,規律生活
1. 添衣雅趣:秋分,對青年壯碩及體魄康健者而言,是踐行“薄衣御寒”養生哲學的時節。切勿貪暖驟添厚裳,以免身熱汗出,損及陰陽平衡。對于體質虛弱的老人兒童來說,要注意保暖,適當添加衣物,尤其在晚上睡覺時蓋好被子,尤其是捂好腹部,以防受涼生病。
2. 早睡養心:秋分之夜,易生困倦之感,此乃“秋乏”之兆,乃陽氣內斂之征。夜幕低垂,當早早入眠,讓身體進行一個系統的恢復和調理,使陽氣充盈,次日方能精神煥發,遠離疲憊之擾。夜貓子們,切記,熬夜耗陽,更易加劇秋日的倦怠。
3. 運動逸趣:秋風送爽,碧空如洗,正是登高望遠、強健體魄的好時光。無論是登山、慢跑,還是散步、習練五禽戲、太極拳、八段錦,皆應秉持“收斂”之道,避免大汗淋漓,以免陽氣過度耗散,于身心無益。
情志恬淡,笑對秋風
秋分過后,風起葉落,萬物歸寧,易引人悲秋之思。然,沉浸于憂傷之中,無異于自損健康之基。此時,宜養神志之安寧,順應秋之平和。中醫有云:“常笑宣肺”,不妨以笑為藥,于歡聲笑語間,深呼吸,清滌肺腑,讓心靈與呼吸同頻共振,感受生活的美好與寧靜。
飲食溫潤,防秋之燥
秋分時節,天干物燥,燥邪侵肺,肌膚口唇易裂,口干舌燥,便秘咳嗽,皆為“秋燥癥”之兆。故而,飲食調養需以“滋陰防燥”為核心。秋之燥,乃涼燥也,飲食當以清潤、溫潤之物為主,滋養身心。特薦清肺佳品——梨子,它不僅是大自然的甘露,更是秋日里的一抹清新,潤肺生津,讓人在品味間,忘卻秋日的干燥與煩惱。
秋分養生,重在順應自然,調整飲食起居,適量運動,調節情緒。希望這份秋分養生指南能為您的秋季健康保駕護航,讓您度過一個愉快、健康的秋天。
相關新聞